close

星期六(5/30)下午,盧小修臨時揪要去騎車。因為快3點才出發,也不知道能去哪,就直潭繞圈或三峽老街二選一,出到巷口決定走三峽。

行程很一般,就走安康路接110,一路騎到橫溪,再接台3到三峽老街(約4點)。

自從上上星期幫小修把歪掉的後輪調回來以後,小修的Giant CT-102就跟解除封印一樣。半路上除了快過新店市界的地方,小修停下來穿護膝,我趁機下來喘,之後很努力跟車跟到大成國小附近,小修就不見了......囧....。當然我因為都在努力跟車,所以也沒辦法拍照了。

然後到了三峽老街,人還是很多,下來牽車找東西吃,最後看到有在賣冰,就吃了個冰,吃完就收攤回家。想說回程會不會比較輕鬆一點,結果還是沒有。一路跟車到建安國小,哇哩...人又不見了。一直追到快速道路及人中學門口才看到小修在等紅綠燈。

所以從下午2:45分出社區,騎了20km去吃了個冰,又騎了20km回到家,下午5:30。什麼鬼行程......。

 

不過沿著110線道狂奔的同時,駱駝潭、長城溪、橫溪、白雞...,小時候在溪邊玩水的回憶又全部都跑出來了。

我的小姑姑及姑丈早年住在土城,姑丈是建安煤礦的員工,對三峽土城這一帶十分熟悉。有時假日,老爸會帶我們去找小姑姑及姑丈玩,而他們總是能找到一些可以玩水抓蝦的地方,讓我們小朋友下去泡泡水,這些地點就多分布在橫溪沿線。

小時候都覺得小姑丈頗神,尤其拿個小撈網抓魚蝦的功夫了得,常常玩上一下午,就能帶一堆溪蝦回去加菜。玩水玩累了,大人們就會開拔到橫溪(現在橫溪橋附近)的某間飲食店吃飯喝酒,有時抓來的魚蝦就會順便成為餐桌上的佳餚。

我對戶外活動的興趣,有很大一部分是小時候在橫溪玩水培養出來的。從國中開始維持多年的釣魚,高中開始的登山健行,到前幾年開始騎單車。因為自然的環境總是能讓我感到愉快,所以即使現在不釣魚了,我也是一直用不同的方式在接近自然,也希望能一直這樣下去。

 

腳踏車騎著騎著又騎回了當年的那個原點,感觸頗多......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Nishisaki 的頭像
    Nishisaki

    Nishisaki

    Nishisa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